为什么星爷的电影《功夫》的主角没有名字?
《功夫》是周星驰最后一部香港电影,不仅创造了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的票房成绩,更是首部由香港和内地以及美国合资的电影。
《功夫》是星爷最大的突破,更是星爷的自我创新和颠覆,其中之一,就体现在对主角名字的处理上。
与以往的周氏电影不同的是,《功夫》的主角是没有名字的。
虽然在百度百科对《功夫》的解释上,《功夫》的主角是有名字的,和周星驰以往电影一样叫阿星。
但事实上,《功夫》的主角是没有名字的,而是用各种被人瞧不起的称呼代替。
在童年时代,主角帮助哑女失败,反被混混欺负,此时被混混头称为“傻子”;
长大后,四眼仔文员称呼周星驰为“死乞儿”;
斧头帮则叫周星驰为“那个谁”。
而在其他场合,主角周星驰则是被人看不起的小混混,连个称呼也没有。
纵观整部电影,周星驰饰演的主角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的。
而对比周星驰其他电影:
《食神》的周星驰叫史蒂芬·周;《喜剧之王》叫尹天仇;《少林足球》的周星驰虽然没有名字,但有个代号叫五师弟,少林大力金刚腿。
唯有《功夫》的主角没有属于自己名字,或者是代号。
可是,不管是谁都会有名字的,就连《风云》里没有名字的无名都有个名字叫无名。
但《功夫》里的周星驰却没有名字,“没有名字”是周星驰一种艺术化的夸张处理,用来寓意周星驰最初的梦想。
《功夫》是一部讲述与初衷有关的电影,童年时代的周星驰有着“维护世界和平”的理想,并为这个梦想而努力过。
他向乞丐买了本如来神掌的秘籍,苦练秘籍上的武功,后来看到小混混欺负哑女,他挺身相救,也因此,他才得知被老乞丐所骗,自己花费所有身家买来的不是什么神功秘籍,而是两分钱一本的小人书。
而且,很不幸的,因为这件事,阿星放弃了自己“维护世界和平”的初衷,放弃了自己的善良,也从那一刻开始,主角不再是他自己,他丢失了自己。
张国荣有首歌叫《我》,无论是粤语版还是国语版的《我》。里面第一句唱到:I am what I am ,即我就是我。
《我》是哥哥一首展现自我价值的歌曲,自我的价值就在于自我二字。
这也是《功夫》的周星驰为什么没有属于自己名字的原因,就是自我的丢失。
因为自我的丢失,所以他一直是个不被人看得起的小混混,这就是为什么星爷所有电影,唯独《功夫》的主角没有名字。
庆幸的是,在最后,冰淇淋少女帮周星驰找回了自我,他才能因此觉醒,而打败火云邪神。
他成长的关键就在于哑女,哑女和她手上的棒棒糖让周星驰回忆起往事,找回“维护世界和平”的初心,找回自己丢失的善良。
《功夫》中的周星驰没有名字这一艺术化的处理,和《千与千寻》的对名字的处理一样。
不同的是,《千与千寻》对于“名字所代表的自我”的定义更加广泛,但周星驰的《功夫》则是给自我填上了善良,人心向善,方能仁者无敌,才能打败火云邪神。